你懂不懂得友善裝傻的藝術?——不,忍術!

 

有一次梁小姐發布了一篇文章,提到兩種商業思考方式的不同:“其間兩者根本差異在於……”。

有位同事小李提醒她:“應該是'期間',而不是'其間'。”

梁小姐點點頭說:“哦,比較匆忙打錯字了,算了,就不改了。”

另一位同事琢磨來琢磨去,偷偷問梁小姐:“那個字到底錯沒錯?要是錯了得趕緊改呀!”

她淡淡一笑,:“我並沒有錯。”

 

“期間”較之“其間”一詞在用法上最重要的區別在於,“期間”不能單獨充當時間狀語,使用時它的前面必須添加修飾語。如“在此期間”、“這期間”、“長假期間”、“休養期間”、“工作期間”“度假期間”等等,而“其間”可以單獨使用,在表示時間時,其前無須添加任何代詞或修飾語,因此若見到“那其間”“這其間”“在此其間”等等的用法,都是錯誤的。

 

同事又問:“那你為什麼不反駁小李呢?”

梁小姐說:“小李是為我好,才好心提醒我。我不能因為較真,讓她下不來台。如果我立即這麼反駁她,以後別人再發現我有可能疏漏的地方,也不敢再來提醒我了。但我可以事後私下去告訴她。”

 

很少人會像梁小姐這麼處理。這是一種S的處理方法,基於她的一種判斷:對方是友善的,同時我也沒有必要強調我比她強。

友善+示弱,這是標準的S處理法。

 

與其說DISC是一種行為學理論,不如想像它為一種對環境做出即時反應的算法指導綱要。因為真正的大腦計算和決策中,可能還有更複雜的機制,畢竟人的每次經歷都會產生一些新的神經凸觸,導致每個人對於一樣的信息卻往往計算出不一樣的結果,做出不一樣的反應。

 

它的基本組合規則如下:

 

D:惡意+示強——我需要壓制對方;

I:友善+示強——我需要拉攏對方;

S:友善+示弱——我需要順從對方;

C:惡意+示強——我需要提防對方;

 

但這些神經凸觸可能正在誤導你,過往成功的原因或者正是你未來失敗的禍首。像上文中,梁小姐這種不及時指正的做法,未必就是標準答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ISC 行為科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