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DISC彭杰 DISC行為科學中心

 

小時候,我們家鄉有一句罵人的俚語,叫“頭腦簡單,四肢發達”。鑒於本人尚算健碩的身材,我一直堅信這是一種對廣大健美同胞們的污蔑。後來才發現人民群眾的智慧結晶真的不容小覷。原來在本世紀初,歐美的心理學家就已經研究出一個類似的結論:心思細密的人,通常都不擅長體能運動。因為他們往往有更強勁的內心節奏。而當外界突然施加刺激的時候,他們往往更難打破自己內心的節奏去迎合外界刺激的節奏。尤其諸如籃球、足球這些運動,既要有戰略戰術的思考,又要有對外界反應的應變,兩者在不斷的快速頻繁的切換著。但這和智力高低沒有關係,而更多的與人的自我意識強弱有關係。

 

內向的人,經常給人遲鈍的錯覺,就源於這個原因——他們的內心節奏太強烈,很難跟上別人的節奏。因此如果遇到內向的人,我們要想提高彼此間的效率,不妨在就事論事的基礎上,放一些心思幫助對方處理他們的內心節奏,不要強迫對方跟隨自己的節奏。

 

案例:

鄭經理(心情還算不錯):“小雲,麻煩儘快幫我訂一張下午飛北京的機票。”

 

小雲:“好的,可是我正在幫張經理訂25號飛北京的機票。”

 

鄭經理(有些莫名奇妙):“這是兩回事,順便幫我訂好旅館房間,最好是在中關村附近的。比較急!”

 

小雲:“好的,可是張經理的房間要求定在公主墳附近。”

 

鄭經理(開始有被戲弄的感覺):“我說過了,這是兩回事。你能不能先把機票的時間給我,我需要安排今天的行程。”

 

小雲:“您稍等,我正在處理張經理的行程。”

 

鄭經理(勃然大怒):“他是經理我就不是經理了嗎?我都火燒眼眉了,你懂不懂什麼叫輕重緩急?”

 

在以上這個案例中,小雲的“不識時務”引發了一場不必要的衝突。其實小雲並不是有意冒犯,而是由於她的內心節奏剛剛調整到處理張經理交待的任務中,無法對鄭經理的臨時加急的刺激做出快速的回應。

 

我們回想下自己的日常工作,也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自己暗暗在心中安排好一天或幾天要做的事情,上司卻忽然丟一個臨時任務過來,所有計劃被打亂,心情也莫名煩躁起來。如果上司如是三番,我們就會對他升起莫名的怨恨,甚至懷疑他是不是在故意整自己。

 

自由職業者ANNA和別人合租一套房子,合租的女孩LEE非常照顧她,兩人相處得也算融洽。但是ANNA後來卻堅決要搬家,原因是:“LEE哪裡都好,就是不喜歡自己開門。”LEE每天下班回來的時候,都會按門鈴,讓ANNA幫她開門。ANNA一開始是因為工作思路被打斷而很惱火,後來漸漸認為是LEE在故意冒犯她。當她提出意見時,LEE卻不以為然,覺得自己和ANNA這麼熟,開個門只是隨手之勞,有什麼了不起。ANNA則開始懷疑LEE在故意破壞自己工作,或者是一種蔑視。內向的ANNA沒有大吵大鬧,只能在心中默默積累著怨恨。最後ANNA有一次甚至想用錘子砸掉門鈴。“我想把她的頭也砸掉!”這時ANNA的情緒,已經處於極度不穩定的狀態了。

 

因此,尊重每個人的自我節奏,是獲得別人好感與高度配合的訣竅之一。那麼如何是真正的尊重呢?

 

訣竅有四:

1請別人配合工作,無論是上級、平級還是下級都好,不要零散地要求。一天之內,你可以一次性地請對方幫十個忙,但最好不要十次請別人幫一個忙。即使是請上級決策,如果時間允許的話,也不適宜“一事一彙報”。如果一個人平行管理六個人,這六個人每次遇到決策都馬上找上司報備的話,這個上司可能每天連吃飯睡覺都不能安靜地待一會了。最後可能的後果不是見到你覺得親切臉熟,而是一見到你就討厭。

 

2對突然插入的工作任務,向別人表示誠懇的歉意:“是由於我的沒有及時預見,而擾亂了你的工作節奏,非常抱歉!”這樣能馬上是對方釋然並極可能基於對你的好感而迅速投入你的委託中。

 

3如果事情真的很重要,那麼就需要請對方抬起頭來。你看著他的雙眼,鄭重地說:“這件事真的重要且緊急,你可以幫我優先處理,是嗎?”在獲得對方肯定後,你才算完成了你對任務的交待。否則到了預訂的時間卻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這時再大發雷霆,也是於事無補的。

 

4最好在委託完畢並得到肯定答覆後,詢問一句,是否有需要我協助的地方。這是一種雙保險的做法,第一表示自己的善意和支持,第二是排除對方以後可能會存在的托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因此處事方法也各不相同,但在某些特定場合下,往往需要調動你非常態的一面,用更有效的那一類行為傾向來做處理。

 

比如上面四個法則,實際上同時調用了DISC四種行為因數,第一條法則要求C的條理化,第二條法則要求I的對人主動關注,第三條法則要求D的強勢,第四條法則要求S的支持與謹慎。

 

很少人本身便同時具備這四種自覺性,比如對於D的人來說,便很難拉下臉皮去表示抱歉,覺得是“假惺惺”。另一方面,對於I來說,因為關注別人的想法,他很樂意去主動表示抱歉,但是大大咧咧的習性也讓他通常容易忘記問一句對方需要什麼支援。但是彆扭和不習慣,也許本身就是一種進步的開始。如果永遠待在自己的舒適圈中,要求別人去適應自己,那麼最終損失的,還是自己的效率。

 

 

那麼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自己是小雲,又該如何去跟上對方的節奏,領會對方那些沒有完全表達到位的意思呢?在這裡我們不妨倒退回去四條同樣的法則:

 

1、  用C的條理化去記錄任務,問清楚對方的5個問題:WHAT——任務的重要細節,WHEN——完成任務的實現,WHO——涉及誰的配合,WHERE——任務的目的,HOW——希望的做法與步驟。

 

2、  用I對人的關注去搜索邊緣資訊,自己與對方交流的態度和措辭是否適當,是否照顧到對方焦慮的情緒,或用幽默輕鬆的心態去化解對方的不耐煩。

 

3、  調出自己D的決斷,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做出時間的分配,如果同時遇到兩件加急的任務,實在是分身乏術,那就不如直接闡明自己的實際情況,請對方做出等待或另想辦法的選擇。

 

4、  用S的穩妥去打預防針和給予支持。在對方交接完任務後,重複一次對方這個任務的五個“W”,然後加一句:“還有沒有其他需要特別注意的要求呢?”這句話同樣有兩個含義:第一是清楚確認任務的全部,並給對方提出備案的機會,遇上特殊情況導致任務無法及時完成時,對方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和緩衝;第二是對對方的一種尊重和支持,表示自己對該任務的重視。

 

也許一開始,你會因為繁瑣的步驟而感到不耐煩,但當養成習慣後,你就會發現,這樣的處理方式能極大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最後,如果以上的方法你記不住的話,我們分享以下這個口訣:

 

條理清晰找節奏,互相體諒好感受。

大局為重不敷衍,再三確認設想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ISC 行為科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