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類簡史》是大熱的書,被混沌社推薦之後,更帶上光環,在企業界裡奉為提升品位之必讀品。它一個最重要的觀點,說的就是我們這一支的智人之所以能打敗滅絕了其他支的智人生存下來,是因為我們偶然間獲得了組織能力,能把更多的人組織到一起生存,形成了社會組織。所以組織學很重要。

 

今年作者又推出第二部《未來簡史》,探討我們這一支的智人繼續進化,未來將走向哪裡。

 

中世紀人類獲取知識的途徑是:經文×邏輯

科技時代人類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實驗數據×數學

現在及未來人類獲取知識的途徑是:體驗×敏感性

 

前方注意閃避——我又要開始扯上DISC了!

DISC是極其符合這人類獲取知識三部曲的東東。

 

首先是一套理論體系,它建立了一套坐標軸,然後捆綁上邏輯的繩索,一圈一圈的豐滿它;

 

然後它開始用實驗數據去驗證,並且把理論計算機化,出來DISCUS等軟體,可信度和有效度都在不斷提升當中;

 

最後是有一大批的理論詮釋者和普及者,包括實踐家的林老師、大小郭老師、jason老師,還有海峰老師和你我……很多人用自己的體驗和敏感性去填充完善DISC的各種細節,甚至開始哲學化它。

 

它本來是和數據有關的行為學,但現在有時候開始靠近和體驗相關的心理學。

 

 

 

書裡又提到了我近幾年在課堂上經常會用到的那個故事:猩猩看到香蕉樹,它很想吃。可是樹下趴著一隻獅子。它會感到恐懼,後退;還是會充滿勇氣的上前?

 

這可能取決於各種因素的計算。例如附近還有其他香蕉樹嗎?不吃這棵香蕉它會餓死嗎?它身手敏捷嗎?獅子是吃飽了在睡覺嗎?獅子受傷了嗎?附近還有其他獅子嗎?

 

這些信息一下子湧入猩猩的腦袋裡,經過計算後,直接反應為恐懼,或者勇氣。

 

當然,同樣的信息,猩猩A和猩猩B可能得出不一樣的結果,這是因為不一樣的算法,沒人保證你的算法是正確的。所以它可能會做出錯誤的決策。

 

人也是一樣的。

和一個人一見鍾情是因為你內在的算法,但那可能是錯的。所以旁人會說你“鬼拍後尾枕”。像我這麼謹慎的人一般就不會輕易相信自己的直覺。

 

DISC本質也是一整套算法,由很多參數組成,最後指向一套結論。只是它用了大量數據去驗證自己的準確性。

 

可惜人生是經不起像軟體一樣反複驗證和校驗的。如果你遇上一見鍾情的人,是會感到勇氣還是羞澀呢,你會相信自己的算法,還是等待更多的信息才做出決策呢?

 

很有趣的問題,你想過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ISC 行為科技 的頭像
    DISC 行為科技

    實踐家DISC行為科技中心

    DISC 行為科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